從摸清底數到完善體系
讓考場離戰場近些、再近些!
筆者在某部武器裝備戰備率檢驗評估現場看到,考評組基于作戰任務對裝備能力的需求科學設計檢驗評估內容,結合火炮精度射擊、坦克戰斗射擊和60公里環場機動等課目檢驗裝備關鍵性能指標。
為檢驗評估武器系統整體聯動、一體運用的能力,他們組織“偵控打評”全過程,晝夜連續實施高強度作業。在場地設置上,他們嚴格按考評裝備的技戰術性能選擇地形、構筑工事、設置靶標,最大限度貼近實戰環境。
與此同時,他們針對初次檢驗評估中,動態檢驗多、靜態查證少,抽檢比例不合理、非檢驗對象沒有納入評估等影響全面客觀反映戰備率實際水平的問題,及時調整改進檢驗評估方法,較好地校正了偏差、修正了誤差;針對部隊部分新配發的武器裝備缺乏經驗,會使用、懂操作的操作手少的實際,主動聯系廠家技術人員和直屬單位專業人員現地進行技術指導……
南京軍區裝備部領導告訴筆者,武器裝備戰備率是一個新課題,他們反復評估對象、內容、方法和標準,形成了5大類118種裝備評估細則,將問題導向貫穿動態評估全過程,全程查找問題、剖析原因、研究對策,以裝備戰備率見底見效支撐戰斗力建設水平的提升。(趙成才、舒宗劍、汪志忠)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