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著名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二軍醫大學教授陳宜張的先進事跡,在軍內外和科技界引起強烈反響。從這位87歲的院士身上,我們看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當前,信息化浪潮、快節奏生活、功利化趨勢,極易讓人患上浮躁病和“多動癥”。陳宜張63年來埋頭實干在教學科研一線,每年的大部分時間在實驗室、教研室度過。在三尺講臺上,他從英姿勃發站成了滿頭銀發,耄耋之年仍堅持給本科生授課。
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誘惑,需要科研創新的定力。陳宜張說,在科研方向上要“沉得下去、鉆得進去”。他深深扎進“糖皮質激素非基因組作用”這一課題30多年,嘗遍枯燥,歷盡艱辛,與現今某些學者頻頻更換科研課題、改變研究方向形成鮮明對比。
經得起寒窗苦、坐得住冷板凳,背后是一名科學家的名利觀。陳宜張主張“只求揭示真理,不要論其名利”。他研究一個課題近20年才提出相關結論,一舉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期間無數個階段性結論都不急于申報成果,甚至連參評院士也是由其他幾位院士主動聯名推薦。
近年來,科研領域學術造假、抄襲剽竊、克隆先進技術、山寨創新產品等事件屢屢發生,科學家變成“社會活動家”、專家學者“明星化”、導師教授“官員化”、技術項目商業化等現象屢見不鮮。
不跟風、不盲從,不隨波逐流,需要瞄準基礎性、前沿性、戰略性技術領域。陳宜張從不迷信學術權威,敢于在國際學界發出中國聲音,研究的多項成果修正了國際學說、填補了國內空白。
他持續創新到老,82歲高齡獨立撰寫了神經突觸領域的國內首部專著,85歲時在國內率先提出“精確細胞生物學”概念;他堅持學術原則,主張國外“舶來”課題不能列入國家973項目,要求學生將實驗標本至少保存10年;他敢于較真碰硬,參加學術評審時強烈反對“打招呼”“遞條子”,對一些與學術無關的社會活動,一律婉言謝絕。
毋庸諱言,當前的學術界也滋生了一些腐敗之風。套取科研經費、變賣科研資源、轉包科研課題的現象時有耳聞,有的專家學者作風渙散,有的追求物質享受、貪圖吃喝享樂,有的極端功利自私,不擇手段拿基金、爭大獎,缺乏自重自律。陳宜張視國家和軍隊的利益高于一切,對科技工作者“恪守什么、擯棄什么”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他明確表態:如果不能全身心參與國家項目,就沒資格花國家一分錢!
他以“工資足夠開銷”為由,建議取消每月發放給他的院士津貼;他認為自己“吃得飽、穿得暖、錢夠花”,堅決不收受任何慰問金;他生活節儉質樸,始終穿著舊軍裝襯衣、后跟磨平的舊制式皮鞋,用部隊發的舊挎包作為公文包,卻省吃儉用捐出全部存款設立助學基金、資助慈善事業……
“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陳宜張身上所展現的一名真正科學家的追求、本色和風骨,為這個社會快速轉型和價值多元多變的時代,注入了一陣新風、一股正氣。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三尺講臺需要真正的科學家,呼喚更多陳宜張式的教授。
(作者為第二軍醫大學政治部主任)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