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賽隊員肩扛圓木進行1000米奔襲訓練。郭丁虎 攝
初冬的蘇北大地,地凍、天寒。
茫茫荒野中,數十名民兵全副武裝,剛跑完1500米,又頭戴防毒面具沖過染毒地帶,緊接著扛上30余斤重的圓木奔襲1000米,一路奔襲后,隨即轉入實彈戰術射擊……這是江蘇省民兵應急分隊干部骨干比武競賽的一組鏡頭。
11月中旬,江蘇省軍區組織全省13個地市數百名民兵應急分隊干部骨干同臺競技,6天的激烈角逐中,一些險難課目首次在訓練中展開,一批干部骨干得到鍛煉、能力得到提高。
“硝煙”散盡,榮譽的光環各有所屬,思緒卻還在心頭縈繞。“比武不只是培養鍛煉骨干,更重要的是樹立鮮明的打仗導向,掀起后備力量建設踐行強軍目標的熱潮。”復盤總結中,省軍區領導的話像一把重錘,敲開了大家強軍興武的思想之門,明確了努力方向。
打仗的本事永遠不能丟,丟了很難撿回來
“砰…砰…”王矜瀟平復了一下氣息,拔槍射擊。
剛剛完成3公里戰斗體能考核,此時,他已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可是比武沒有給他更多休息時間,只有3分鐘,10發子彈打不好,意味著前功盡棄。
“10發全部上靶,88環。”這位來自南京市江寧區的民兵連長坦言,對成績不太滿意,但比武強度大、實打實,讓他找到了過去當兵的感覺。
去年,王矜瀟從新疆軍區某步兵師退役回鄉,被編入民兵應急分隊任連長。他告訴記者,一年來參加過人武部組織的抗洪搶險、山林滅火等集訓,感覺和老百姓沒啥區別。這次比武集訓,是退伍后第一次摸槍,第一次跑武裝越野,感覺這才像個“兵”。
比武現場,記者隨機調查了20名民兵。他們中不乏公務員、工人、個體老板及村官,大都參加過擒拿格斗、沖鋒舟操作、防化洗消等非戰爭軍事行動專業集訓,但很少參加過這種高強度的訓練,有的甚至當了幾年民兵沒打過一發彈。
“近年來,隨著民兵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機會的增多,大家普遍對應急能力建設投入多,在民兵應戰訓練方面相對較弱。”江陰市人武部長戴旭東如是說。
“打仗的本事,才是最核心的軍事能力。”籌劃比武競賽之初,江蘇省軍區司令員李克讓專門強調,民兵建設如果丟了“兵”的底色,也就丟了建設群眾武裝的初衷,應始終堅持應急應戰相統一。
翻看比武須知,便可見一斑。這次比武將針對現役部隊制定的3000米武裝戰斗體能組合列為必考課目,共包括1500米武裝越野、通過460米染毒地段、1000米扛圓木、通過40米鐵絲網、手榴彈投遠和精度射擊6項。此外,還增加了夜間射擊、隱顯靶射擊等課目。
11月15日下午,記者在狙擊步槍精度射擊現場看到,槍聲正酣時,突然起風,一組6名狙擊手沉著冷靜,一發發子彈直撲靶心,現場檢靶,成績均超過90環。
徐州新沂市民兵連長楊衛東在這次比武中很是遺憾,盡管手槍打出90環的好成績,但由于3000米武裝組合超時,成績被計為零分。這位“老兵”感慨地說,打仗的本事必須常練,一旦丟掉,再想撿起來很難。
沖鋒的血性永遠不能減,減了就會吃敗仗
盡管已經35歲了,來自沭陽縣的民兵班長于勝利還是不肯服“老”。
比武現場,面對一群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兄弟,于勝利一直咬牙堅持著,無論是武裝越野,還是肩扛圓木奔襲,都沖在第一方陣。到了最后的射擊課目,他更是帶著“姜還是老的辣”的滿滿自信上了場。
由于是考核最后一天,成績出來,排名便見了分曉。現場裁判的江蘇省軍區動員處副處長周治家向他祝賀,有望進入沖鋒槍組個人總分前十。成績不錯,老于笑得十分開心。
“起初,人武部領導擔心我戰斗體能過不了關,預選時險些淘汰我。”身高體壯的于勝利告訴記者,民兵雖是后備,但面對挑戰也不能后退。集訓20多天,他主動加大訓練強度,堅持跟自己較勁,瘦了將近20斤,硬是從替補拼成主力。
“像于勝利這樣有血性的民兵還有很多,他們大多是退伍軍人,軍隊‘掉皮掉肉不掉隊’的戰斗豪情不減當年。”現場觀摩的省軍區政委李篤信向記者坦言,但從整體看,民兵隊伍不怕吃苦、沖鋒在前、勇挑重擔的精神仍需加強。
鎮江市丹徒區人武部副部長許謙告訴記者,集訓之初,少數民兵聽說要搞戰斗體能,有些就怕苦怕累,思想上打起了退堂鼓。
前不久,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要著力培養“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其中一條就是有血性,比武現場,大家就這個話題交流頗多。
沒有血性的軍人注定要打敗仗。“青年民兵吃苦能力差、擔當精神弱,必須引起重視。”鐵石相擊,必有火花。血性靠激發,精神靠摔打,這次比武中引入戰斗體能,就是為鍛造敢打必勝的血性膽氣和團結協作的責任擔當,而進行的一次有益嘗試。
連日來,賽場上嗷嗷叫的吶喊拼搏,硬碰硬的集體較量,跌倒爬起的不拋棄不放棄,都讓記者感受到一股如虹氣勢和沖鋒血性。
嚴明的紀律永遠不能松,松了作風就會散
戎裝在身,就要令行禁止。這次比武,組織的嚴密和紀律的嚴格著實給參賽的民兵來了個“下馬威”。
“請出示身份證。”“請進行臉譜比對和指紋輸入。”一踏上比武場,嚴肅的氛圍讓大家陡然緊張起來。
嚴格的不僅是賽前檢查,記者在現場看到,比武中個別人員挎包內少一條毛巾或一個牙缸,水壺不裝水都會被扣分,少數人員穿戴防毒面具不符合要求被直接判定為零分。
迷彩服是軍隊的戰斗裝束,穿上這身衣服就意味著進入了戰備狀態。大家表示,只有通過加強紀律養成,才能不斷強化廣大民兵受命聽令的意識。
“抓紀律,就要敢唱黑臉。”淮安市淮陰區人武部長劉軍洲介紹說,剛組建集訓隊時,個別民兵自恃軍事素質相對靠前,訓練不刻苦,經反復做思想工作仍然我行我素。對此,他們堅決將其清出隊伍、通報到原單位,雖然少了一兩個尖子,但扭轉了訓風,促進了整體訓練成績的提升。
“日落西山紅霞飛,戰士打靶把營歸……”記者在現場看到,每次考核結束,大家都是軍容嚴整、列隊整齊地返回營區,高亢的口號和軍歌聲折射出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