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9日,筆者跟隨我軍第二批援塞“抗!贬t療隊員進入中塞友好醫院留觀中心,了解埃博拉疑似患者收治流程,體驗醫療隊員在特殊條件下工作的艱辛。
穿過一道道寂靜的走廊,筆者來到緩沖間。墻上的溫度計顯示,這里的溫度為33攝氏度。高溫高濕環境中,醫療隊員要穿戴護目鏡、口罩、防護面屏、內外手套、防護服、靴子、靴套等11件防護用品才能進入病區。筆者進行穿戴體驗感到,層層防護裝備下,稍微一動就開始冒汗,不到10分鐘就已大汗淋漓。
走過3個緩沖間來到門診大廳,只見我軍醫療隊員正與塞方醫務人員密切配合,共同對疑似患者進行接診留觀。接診時,醫生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登記,并根據實驗室檢測結果對疑似患者進行分診。病區里靜悄悄,醫護人員之間的語言交流不多,更多的是使用手勢交流。隊員金波介紹,為避免污染,病區內沒有安裝空調和電扇,高溫環境中說話多了會導致體力下降和水分流失,還容易使口鼻部位發汗增多,直接影響口罩的防護效果。
在醫療垃圾處理間,幾名隊員正在進行環境消毒作業。醫療垃圾是最嚴重的污染源之一,對其進行消毒風險較大。穿戴嚴實的隊員一絲不茍地對每一個角落噴灑消毒液,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消毒水味。隊員張秀介紹說,負責防控的隊員每天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半小時以上。
結束采訪后,筆者在醫療隊員的幫助下脫防護裝備。防護裝備整個穿、脫過程有36道程序,全部完成需要40分鐘左右。脫去防護服后,筆者才發現自己的衣服早已濕透。隊員黃加干說,他們每天只要進出病房,都需要重復這一過程。埃博拉疫情仍在肆虐,異國他鄉的病房里,正進行著一場靜悄悄的戰斗。我軍醫務人員忙碌而從容的身影詮釋著責任和擔當,為當地民眾戰勝病魔不斷注入希望和動力。
(本報塞拉利昂弗里敦11月19日電)
左上圖:11月19日,我軍援塞醫療隊員與塞方醫護人員一起接診疑似患者。
戴 欣攝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