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名不見經傳的“伊斯蘭國”極端武裝在伊拉克摧城拔寨,一時間“聲名鵲起”。
面對極端勢力的兇猛來襲,美國8月初牽頭組建“國際聯盟”,開始對“伊斯蘭國”武裝進行合力空襲。
三個月來,在“國際聯盟”空中火力支援下,伊拉克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暫時遏制住了“伊斯蘭國”的進攻勢頭,且奪回了部分村鎮,但距離將其剿滅仍為時尚早,伊拉克亂局短期內也難覓曙光。總數不過3萬人的“伊斯蘭國”,竟然這般難對付,著實有些出人意料。
眾所周知,如若缺乏地面力量的有效配合,單是空中打擊很難消滅恐怖分子。現如今,在美國等國均不出兵的情況下,地面抗擊“伊斯蘭國”的擔子只能落到伊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等的肩上。然而對他們而言,這個擔子著實有些重。
在伊拉克境內,雖然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在人數上占有絕對優勢,但“伊斯蘭國”武裝戰斗力顯然要更勝一籌。受宗教極端思想蠱惑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戰斗意志頑強,其中很多人又是薩達姆時代的舊軍人或曾混跡敘利亞內戰,有著豐富的戰斗經驗,戰斗力自然強悍。而伊戰后組建起的伊政府軍,多年來都在駐伊美軍的羽翼下安然度日,戰斗力也就無從談起。至于庫爾德武裝,雖然戰斗力稍強,但其參與打擊“伊斯蘭國”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衛自己的家園和地盤,消滅“伊斯蘭國”并不是其優先選項。可以說,伊拉克政府軍是“有心無力”,庫爾德武裝是“有力無心”,撞上“伊斯蘭國”武裝這種“有心有力”的,自然要吃敗仗。
地面力量對比在敘利亞境內更加殘酷。由于不承認巴沙爾政府的合法性,美國將在敘利亞境內阻擊“伊斯蘭國”擴張的希望寄托在了庫爾德武裝和溫和反對派身上。前者近日借助“國際聯盟”的空中支援,已在土敘邊境城市艾因阿拉伯與“伊斯蘭國”武裝酣戰多日。至于溫和反對派力量,目前只是敘境內多股勢力中的一小股,力量薄弱,且其自身還要應對敘政府軍和其他勢力的打擊,要抵住“伊斯蘭國”的擴張絕非易事。美國要強化溫和反對派力量的計劃更是面臨巨大風險,一方面這一計劃將耗時數年,美國自己也承認這一點,面對如今“伊斯蘭國”的洶涌來襲,美國的計劃頗有些遠水難解近渴的味道;另一方面,計劃的成敗充滿未知,美國苦心培養多年的阿富汗政府軍不是一樣難消塔利班之禍嗎?
需要指出的是,起初遭受“國際聯盟”空襲的“伊斯蘭國”武裝或許會被打個措手不及,但隨著戰事推進,“伊斯蘭國”已學會應對“國際聯盟”的空襲,化整為零躲入尋常百姓中。加之“伊斯蘭國”現今所盤踞地域主要是遜尼派聚居區,就更有利于其躲藏。在這種情況下,美國主導的“國際聯盟”要實施有效的空中打擊,便更加需要準確的地面情報。這種情報,顯然不是伊政府軍和庫爾德武裝所能提供的。
“國際聯盟”內部的分歧同樣無助于打擊“伊斯蘭國”。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雖然參與了對“伊斯蘭國”的空襲,但是作為遜尼派國家,它們國內仍不乏支持或同情“伊斯蘭國”的力量。“伊斯蘭國”的部分收入就來自這兩國富豪的捐助。由于擔心庫爾德武裝趁機做大,土耳其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態度曖昧。庫爾德武裝與“伊斯蘭國”武裝在土敘邊境激戰,土耳其只是作壁上觀。另外,很多加入“伊斯蘭國”的英美人員,都是借道土耳其進入伊敘境內的。在爭取“外援”方面,美國將與地區局勢息息相關、且影響力極大的敘政府和伊朗排除在外,同樣不利于快速剿滅“伊斯蘭國”。
總之,要消滅“伊斯蘭國”,不僅需要空中打擊與地面力量的有效配合,還需要國際社會的協同合作,更需要鏟除恐怖勢力滋生的土壤。現如今伊拉克的亂局,既與美國不當的中東政策有關,也與根深蒂固的教派矛盾息息相關。要根除恐怖勢力,唯有實現各教派間的包容,切不可為一己之私,拉一派打一派,否則,即使“伊斯蘭國”倒下去,只怕也會有其他的恐怖組織站起來。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