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打仗、謀勝策,是參謀的天職。習主席在接見全軍參謀長會議代表時強調,要“一門心思謀打仗,聚精會神抓準備”。如何“謀”出最佳效果?一個重要標準就是“不謀與眾,拾遺補闕”。
參謀,顧名思義就是參與謀劃,出謀劃策,在軍隊作戰訓練中肩負著重要職責和使命。陳毅元帥曾說過:“一個優秀的參謀比一個連的兵力還重要。”現代戰爭中,作戰指揮更加依賴戰場信息獲取、精確輔助決策、綜合協調控制,這使得參謀人員的謀劃水平與戰斗力的聯系更加緊密。參謀強,則“中軍帳強”,指揮機關高效。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作為一名參謀,面對戰爭的不確定性,如果總是人云亦云,與眾謀同,就不可能很好地做到隨機應變、輔助決策,所謀也只不過是一紙空文而已。抗美援朝戰爭中,周恩來的軍事秘書、總參作戰室主任雷英夫,作出“美軍要在仁川登陸”的精準預測;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的工兵參謀提出“水槍戰法”的建議并一舉攻克巴列夫防線。這兩位參謀的成功之道,都是“不謀與眾”。
“好走的路上,往往埋有地雷”。打仗,貴在以奇取勝,以險制勝。如果參謀總想走“直路”,謀出的往往是“堂堂之陣”,難免陷入戰爭“范式”,陷于戰爭被動。只有想別人所未曾想,謀別人所未曾謀,不走老路、不謀眾路,才能以不同凡響的見解影響決策者思維,從而完善決策過程,增加勝利的砝碼。
但是,少數參謀人員重技能、輕謀略,視野相對狹窄,缺乏“不謀與眾”的思維和能力。有的僅把眼光盯在基本業務上,滿足于練好讀、記、傳等傳統技能,僅僅扮演“筆桿子”“資料員”的角色;有的滿足于轉轉發發,當“傳聲筒”,不會主動“借箸”;還有的習慣于做具體事務,滿足于跑跑顛顛,缺少研究問題的意識。諸如此類,只能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更勿論“按準地球的脈搏”。
“不謀與眾”,不是偶然的,它來自于豐厚的知識和豐富的實踐。李達將軍被稱為“活地圖”“最好的參謀長”,擔任各級參謀長30多年,輔助過11位著名將帥。他的過人之處就在于,意見建議總是與眾不同,總能幫助首長“決勝于千里之外”。粟裕大將曾說:“參謀人員不但要懂得軍事,而且要懂得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力量的動員、配合、調節。”只有具備世界眼光,胸懷戰略全局,緊跟世界軍事變革,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才能跳出業務一隅,跳出視野局限,作出高人一籌的戰略判斷、謀略謀劃,從而贏得先機、增加勝算。
(作者單位:江西省軍區)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