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勇繪
日常工作中,有的帶兵干部認為,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與戰士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會增加權威,才能更好地對他們實施管理。這個觀點有失偏頗。
距離產生美,是指人們在欣賞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過程中,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比如時間距離、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否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審美效果。
然而,對于帶兵人來說,與戰士保持“距離”,就會在官兵之間砌上一堵“心墻”。現在的士兵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中有一部分本來就比較“宅”,不太喜歡與人交流,干部如果再刻意與他們保持“距離”,他們更不會敞開胸懷。這就會讓本該親密無間的戰友情變得疏遠,讓本該充分信任的雙方出現隔閡,“四個知道一個跟上”就會成為空談,最終變成“距離產生了,美沒了”。
最佳的距離,是與戰士保持“零距離”。《孫子兵法》上說:“視卒如嬰兒,故可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意思是說對待士兵像對待嬰兒,士兵就可以同他赴湯蹈火;對待士兵像對待自己的兒子,士兵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戰國時期,大將吳起為士兵吸出毒瘡里的膿血,士兵跟著他敢拼命;井岡山斗爭時期,朱德用“朱德記”的扁擔與士兵一起挑糧上山,紅軍戰士斗志高昂;新時期,領導干部蹲連住班,與戰士們實行“五同”,結下濃濃戰友情……所述這些,都是與士兵“零距離”的生動體現。
人心換人心,黃土變成金。只有與戰士“零距離”、心貼心“坐在一條板凳上”,才能真切感受戰士的心跳、號準戰士的脈搏。只有與戰士打成一片、玩在一起,他們才會暢所欲言地打開“話匣子”,道出心里話,從而真正弄清楚他們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官兵彼此間心貼近了,干部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態度才會更客觀,思路視野才會更廣闊,為戰士排憂解難的辦法措施才會更務實。這樣,才能帶出一幫過得硬、呱呱叫的兵,部隊才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