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南京軍區某導彈團傳出喜訊:導彈一營營長吳海龍領銜攻關的《復雜電磁環境下某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作戰運用與訓練研究》,喜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真不愧為“工程師指揮員”!喝彩之余,人們回看吳海龍的成長之路,在思想深處引發了一場“怎樣培養使用技術干部”的沖擊波。
1 當年,吳海龍軍校畢業后分到該導彈團干起了計算機工程師。半年后,他申請調離技術崗位。
他的理由很“現實”:出路窄、位置少、進步慢,干到頭也就是當個修理所所長,感到沒“奔頭”。
無巧不成書。那時,幾名年輕技術干部的請調報告前后腳擺上了團黨委案頭,想法基本一致:成長路線一眼能看到頭,訓練場上是配角,提拔使用“靠后站”……
這些現象引起該團黨委“一班人”的高度重視。一直以來,該團指揮和技術干部的成長軌跡,幾乎是互不交叉的“平行線”,選擇技術崗位往往一條路走到底。這種“單線”式發展路徑,一方面使技術干部出路發展受限,另一方面導致技術干部不懂指揮不了解作戰需求,革新成果難以和戰斗力建設無縫對接、深度融合。
怎么辦?正在他們醞釀解決方法時,演練場上傳來失敗的消息。對抗中,該團指揮干部“傷亡”較大,技術干部接替指揮連連失誤;裝備突發故障,指揮員急得滿頭大汗卻一籌莫展,離開“技術拐杖”寸步難行。
未來戰爭被稱為工程師的戰爭,如果支撐戰斗力建設的技術干部隊伍建不好、資源盤不活,要想打贏未來戰爭就是一句空話。該團黨委深刻認識到:“不換思路,不打破無形的崗位‘壁壘’,人才缺少出路,戰斗力建設也會大打折扣。”
2 痛定思痛,該團決定打破指技干部的“崗位壁壘”,讓年輕的技術干部到作戰訓練一線磨煉。
一次發射演練,該團大膽啟用吳海龍“客串”發射站站長,結果他不負眾望——
復雜電磁環境條件下,吳海龍發揮技術專長,借助相鄰作戰單元空情鏈路進行聯合預警,精準命中“敵”機。
隨后,吳海龍從臨時“客串”變為正式“上崗”——團黨委正式任命他為發射站站長。團黨委態度明確:“未來戰場需要指技合一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打破技術干部‘一崗定終身’的用人路子。”
扶上馬,還需長相送。該團政委俞友武告訴記者:“培養指技合一人才,不是將技術干部往指揮崗位‘一改了之’,而是繼續跟蹤培養做好‘下篇文章’,規劃好他們的成長‘路線圖’,讓院校培養、崗位鍛煉、選拔任用等各環節緊密銜接。”
2008年,新型指揮車列裝部隊,為讓吳海龍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添發展后勁,團黨委讓他離開指揮崗位,重新回到營里當計算機工程師。
團黨委的良苦用心收到成效:吳海龍與戰友合作攻關,克服了新裝備信息鏈路接口不匹配的短板,掌握了各種新裝備組訓指揮方式,編寫出《新型戰車野外駐訓的組織與實施》教材。
吳海龍本以為一輩子又要干技術工作了,沒想到一紙命令又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一年后,吳海龍升任導彈一營副營長。3年后,他晉升為營長,連續兩年被集團軍評為“優秀四會教練員標兵”。經過這一次次“換崗”,吳海龍指揮素養和技術素養又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3 筍借春風爭作竹。該團技術干部從吳海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打消了技術干部“出路窄、位子少、難作為”的顧慮,工作干勁十足。
談起自己的經歷,吳海龍告訴記者:“之所以能夠成功轉型,完全得益于團里超前的人才培養戰略。”
近年來,該團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入手,加快指技復合型人才培養步伐。該團每年騰出不少于30%的崗位用于指技互換;每逢裝備集中檢修、重點課題攻關都安排指揮軍官跟訓;組織技術干部走上演兵場學軍事練指揮;安排有發展潛力的技術干部到指揮崗位代職鍛煉;采取結幫學對子、到指揮院校深造等方式,為技術干部補上指揮素質的“短板”。
培養指技合一型人才,考評標準要有“硬杠杠”。該團把指揮素質和技術素質作為干部提拔使用的雙重條件,制訂出臺《指技復合型人才考評機制》,為每名技術干部建立業績檔案,把平時表現、重大演訓任務與活動以及研究成果計入考核內容,使各級干部了解指揮裝備、掌握主戰裝備、熟悉保障裝備的要求。前不久野外機動演練中,該團技術干部全部深入一線,既充當技術保障人員又擔當指揮員,排除各種技術故障10多起,接替各級指揮員實施指揮未出現任何差錯。
如今,“工程師指揮員”方陣正在該團崛起——20多名營連主官人人都是技術能手,個個都有作戰訓練攻關課題;90%的專業技術干部掌握兩門以上的專業技能,具備相應的指揮素養。
去年,團偵察股股長崗位空缺,修理所助工何玉林盡管資歷學歷沒有優勢,卻是全團上下公認的“雷達通”,革新成果多次獲科技進步獎。該團黨委經過全面考核衡量,何玉林憑著過硬素質就任該職。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