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劇照作者提供
當今中國,最重大的主題莫過于“中國夢”;中國軍隊的重大主題,則是實現“強軍夢”。
面對宏大的時代主題,如何以文藝的形式來承載、表達和闡述,可謂各有千秋。廣州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創排的話劇《對抗》獨辟蹊徑,選取了一個新型作戰部隊的尖刀連為原型。
現實題材創作難,難在矛盾沖突設計。太假,沒人愿看;太真,又容易犯忌。正因為如此,成功的現實題材作品鮮見。
這一回,編劇唐棟卻敢長驅直入,直逼練兵場,直面當下正在發生著的訓風演風改進,以藝術的方式挺進未來戰場。
話劇《對抗》的情節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個連隊的訓練“翻身史”,即從一起訓練事故引發的“訓練故事”:對抗演習中,尖刀一連被通信連逼到“死角”,摔了一架無人機,連長常勇受到嚴肅處理,連隊執行任務能力受到質疑;在廠家代表和對手的幫助下,全連官兵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及時組織心理素質強化訓練、無人機盲操等實戰化訓練,實現了人與武器裝備的“心神合一”,后來在檢驗性演習中打了勝仗。
編劇唐棟用一段短暫的連隊訓練“微歷史”,展示了我軍練兵場上正在發生的一場深刻變革——實戰化訓練的展開。話劇直接演繹的對抗,表面上是兩個連隊的對抗性訓練。實際上,既是與現實對手和潛在對手之間的對抗,也是連隊自身訓練觀念的對抗,更有官兵內心深處情感和意志的對抗。
從現實對手看,常勇的對手是通信連連長侯振斌,一個手中有狠招,處處跟常勇“作對”,讓尖刀連吃盡苦頭的對手。兩個連隊中比著干的對抗是劇情的明線。從潛在對手看,無疑是我軍未來作戰可能面對的敵人。長期以來,這個對手真實存在,但在一部分官兵心目中又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劇中,侯連長按捺不住常勇的較真,發問,“我們每天兩眼一睜,練到熄燈,可就不知道跟誰打?哪天打?你告訴我……”常勇則告訴他:“我告訴不了你,能告訴你的只有戰爭,但到那時一切都晚了!”
不同思維模式和訓練方法的對抗,特別是官兵內心深處的對抗,可以看作這部劇的暗線。一明一暗,交錯前行,可以看出作者在矛盾沖突設置上的匠心獨運,特別是敢于痛斥“練為看”“演為看”等不良訓風演風的勇氣。讓人想起高爾基說過的一句話:“在一切形式的語言藝術中間,影響人最厲害的要算戲劇了,它把英雄的情感和思想用活生生的動作在舞臺上表演出來。”
話劇《對抗》在當下的推出,以它自己獨特的風格特色,在吶喊,在表達,也在影響。
從戲劇特色看,這可以看作是一部有輕喜劇味的正劇。輕喜劇并不“輕”,因為它關注的恰恰是國防和民族安危的嚴肅命題,而且借用一群基層官兵小人物的視角來反映。正如黑格爾所說,戲劇是一個已經開化的民族生活的產品。所以,當唐棟把一群基層官兵的歡樂、興奮、憂思、感傷記錄下來,搬到舞臺上,“戲”的本體就立起來了。
從思想特色看,這部劇揭示的是兩種訓練思想的激烈交鋒,是觀念形態的對抗,這是最耐人深思的。當對手侯振斌為了常勇個人進步著想,主動提出把演習機密泄露時,常勇很矛盾,開始覺得“很夠意思”,但軍人的血性又讓他清醒下來,感到這是恥辱,是對軍人職責的褻瀆,從而要求侯連長“使出你的絕招,露出你的牙齒,做我真正的對手”。這些思想交鋒,實際上就是現實生活中基層官兵不同訓練思想的寫照,從藝術的角度更加突出軍人當兵打仗、練兵打仗、帶兵打仗的職責。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