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諾拉·蓋伊”現存美國博物館。
“伊諾拉·蓋伊”當年執行轟炸任務后返回基地。
范柯克(圈中人物)當年參加戰前準備會議。
原標題:投“小男孩”最后一人去世
美國媒體29日報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執行日本廣島原子彈投彈的任務組最后一名在世成員西奧多·范柯克(上圖)28日在美國去世,終年93歲。范柯克生前接受媒體采訪曾表達對原子彈和戰爭的厭惡,但堅持認為對日本投下原子彈的決定正確,因為這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投降,從長期角度看是“挽救生命”。
范柯克的兒子湯姆·范柯克證實,這位老人28日因自然原因在佐治亞州石山的住所中去世。家人定于8月5日在家鄉賓夕法尼亞州諾森伯蘭舉行葬禮,將范柯克安葬在他已故妻子的墓碑旁。
范柯克服役生涯參與的投彈任務接近60次,但在廣島上空執行的一次投彈任務則將他載入史冊。
1945年8月6日,美軍出動B-29型轟炸機“伊諾拉·蓋伊”到廣島上空執行特別投彈任務。機上成員中,時年24歲的范柯克負責導航,與其他11名空軍成員協作投彈。
轟炸機在廣島投下一顆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截至當年年底,廣島市因原子彈爆炸死亡的人數大約為14萬人,超過全市35萬人口的三分之一。3天后,美軍在日本長崎市投下代號“胖子”的原子彈,造成約8萬人死亡。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
“一投”進史冊
范柯克退役后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對外界講述那次任務。2005年,他接受美聯社記者采訪時描述了投彈前后經歷。
他說,那次任務完成得非常圓滿。他當時負責在夜幕中將轟炸機導航至指定位置,實際到達時間只比計劃晚了15秒。當轟炸機投下原子彈時,他和其他投彈組成員只想躲過原子彈爆炸的沖擊波。
范柯克回憶,他們當時不知道原子彈爆炸的原理,也不清楚沖擊波是否會將轟炸機“撕成碎片”。于是,他們投彈后開始數數,直到數至第43個數字。他們先前被告知,原子彈應該在投下后第43秒爆炸。
“我想,機上所有人當時都以為這成了一顆啞彈,時間似乎比43秒要長很多。”范柯克說。接著,他看到晃眼的亮光,然后是轟炸機能明顯感受到的一輪沖擊波,以及又一輪沖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