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島機場:我的哨位在“奔跑”
探訪海軍航空兵西沙某場站場務連驅鳥班
驅鳥員飛奔驅鳥。傅金泉 攝
“不好,有鳥!”
話音未落,一名戰士從尚未停穩的驅鳥車上“閃”出,沿著被烈日曬得熱氣騰騰的機場跑道邊飛奔10幾米,然后站定、據槍、瞄準——隨著“砰”的一聲槍響,一只鳥兒驚慌飛逃。
隨后,這名戰士拿起對講機:“場區范圍鳥類已驅離,飛機可以降落。”
這是記者日前在海軍航空兵西沙某場站看到的一幕。
這名戰士名叫王智,是該場站場務連驅鳥班班長,也是一名驅鳥員。王智介紹,戰機飛行時最怕的險情之一就是鳥擊。驅鳥兵的主要工作,就是及時驅離場區內的飛鳥,保證戰機飛行安全。
軍歌《西沙黑》里有一句歌詞:“黑就黑得像塊鐵礁石,黑就黑得像座鋼堡壘。”黑,是王智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西沙四季皆夏,官兵長年累月風吹日曬,個個曬成了“西沙黑”。然而,即便黑成這樣,依然沒能掩蓋王智右臉上那道黑紅相間的疤痕。
聊起這道疤痕,王智打開了話匣子:“前些年,場站只有我一個驅鳥員。西沙是不少鳥類遷徙的必經之地,驅鳥任務極重。”原來,王智的皮膚對驅鳥槍槍油比較敏感,據槍時又要把臉貼在槍托上,時間一長,就留下了這道獨特的疤痕。
在西沙,驅鳥兵的戰位,被官兵稱為“奔跑的哨位”。
驅鳥兵一般通過釋放驅鳥聲波等方式將飛鳥驅離,但又不能傷害鳥類。有些鳥類習慣了這些噪聲后,再靠聲波便無法驅離。這類飛鳥一旦靠近機場,驅鳥員需要立即開槍將它們嚇飛驅離。由于驅鳥槍不能傷害鳥類,所以射程進行了限制,很多時候戰士們要一邊奔跑一邊作業,以確保戰機起降的絕對安全。
該場站領導告訴記者,多年來,一代代西沙軍民齊心協力,把西沙建成了物種豐富、綠樹成蔭的生態綠島,“愛國愛島,樂守天涯”是他們共同的精神寫照。為保護生態環境,驅鳥兵必須做到驅鳥而不傷鳥。
驅鳥又要護鳥,這是驅鳥兵累之所在。為此,官兵們苦練槍法,開槍時都瞄準鳥兒身后,以達到驚嚇驅離的目的。此外,跑道兩側的草地上高低錯落地設置了一排排攔鳥網,每次飛行任務結束后,官兵們都會及時解救觸網小鳥,并小心翼翼地將它們放歸自然。
王智告訴記者,巡場檢查時,偶爾會發現鳥兒把窩安在機場草坪上,他們便將鳥巢移至機場外的樹林里;若是有鳥蛋,便待其孵化飛走后再為其“搬家”。官兵都說,驅鳥既是為了守護戰機安全,也為保護鳥兒自身的安全。
作業現場,下士驅鳥員吳思宇警惕地觀察著四周。說起“奔跑”,吳思宇感觸頗深。新兵下連剛分到驅鳥分隊時,吳思宇以為這是一項輕松的工作。
第一天上崗,他就感受到了什么叫“奔跑的哨位”——“其他哨位都是站著或走著,我們的哨位需要奔跑。”
烈日高溫下,連續跑了10幾趟,吳思宇累得氣喘吁吁。驅鳥作業后,胳膊累得抬不起來。而一同執勤的王智,從早上5點進場到晚上8點退場,除了吃飯、上廁所,幾乎就沒休息過。
那天晚上洗漱,吳思宇才發現,裸露的皮膚已被曬得發紅,抵著槍托的地方出現一道深深的紅印,一沾水就火辣辣的疼。他不敢想象,這么多年,班長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沒想到,不知道“怎么堅持”的吳思宇,一干就是4年。曾經的白凈小伙,如今變得又黑又壯,肩窩上那道驅鳥員特有的印跡愈發深沉。
談及轉變,吳思宇感慨地說,在一次次警示教育中,他明白了鳥擊對飛行安全的危害,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他們要奔跑著為戰機“放哨”,確保飛行安全。在一次次目睹班長緊急時刻及時出手化險為夷后,他更加理解了驅鳥兵堅守的意義。
服役期滿,他在留隊申請書中寫道:“在‘奔跑的哨位’上‘追風’,守護飛機平安起落,我找到了人生的價值。”
同樣奮力奔跑的,還有驅鳥車駕駛員崔光耀。“驅鳥員是用兩條腿跑,我有‘四條腿’。”崔光耀幽默地說。
崔光耀駕駛的是一輛裝有高音喇叭的皮卡,可循環播放各類驅鳥聲波。因保障任務繁重,他平均一天駕駛時間超過7個小時。時間最長的一次,他曾24小時連續作戰,那次跟他搭檔的驅鳥員就是王智。
那次任務,兩人通宵鏖戰,在緊張奔波中相互提醒、默契配合,成功處置緊急情況,踐行了“絕不能影響飛行安全”的戰位使命,受到上級表揚。
正午,驕陽似火。驅鳥班副班長譚玉城手中的驅鳥槍,冒出淡淡的青煙。
“砰!”譚玉城打完一槍驅離飛鳥后,快速上彈,然后將槍放到一邊,順手拿起另一把槍。
“這是他自己摸索出的換槍作業法。”看著眼前的一幕,場務連李連長向記者講起此前一次驅鳥任務中遇到的險情。
那天,臺風剛過,鳥兒比平時多了不少。譚玉城不知疲倦地奔跑了一個上午。連續擊發加上烈日炙烤,譚玉城手中的槍管熱得發燙,意外炸膛。萬幸的是,炸膛部位在槍管前端,譚玉城沒有受傷。
事后,場務連立即針對“如何確保槍支使用安全”展開研究,通過科學分析氣溫和擊發次數對槍管溫度的影響,結合生產廠家給出的參數,研究制訂了《驅鳥獵槍使用細則》。
“一開始是有些后怕的,但一想到崗位職責、戰位使命,便又生出許多勇氣,毫不退縮。”譚玉城告訴記者,在嚴格執行規定基礎上,他摸索出一套換槍作業法——執行任務常備兩把槍,每打5發就交替換槍,保證槍有足夠的冷卻時間,大幅提高了安全系數。
采訪結束,記者被曬得頭暈眼花,驅鳥兵們卻依然保持高度警惕。王智說:“身處邊海防一線,在日復一日的堅守中,戰酷暑、保安全,看著戰鷹平安起落,再多的付出也值了。”
看著他們帶有“磨砂感”的黝黑臉龐,記者腦海里不由得又浮現出《西沙黑》的歌詞:“西沙黑西沙黑,守島戰士獨特的美。報國奉獻在天涯,千金不換這光榮崗位……”(傅琳 沈宏權 陳典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