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合會牽頭在沙特舉行磋商
也門沖突方同意停火
3月30日至4月7日,海灣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合會)就也門問題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磋商。此次磋商涉及也門沖突的軍事、政治和社會復蘇等議題,旨在開放也門的人道主義通道并實現地區穩定。
磋商首日,以沙特為首的多國聯軍暫停在也門的軍事行動,以回應海合會秘書長哈吉拉夫的“齋月停火倡議”。也門沖突的重要“主角”胡塞武裝雖然拒絕派團參會,但高度關注磋商進程。當地時間4月2日19時起,也門沖突方在國際社會調停下,開始為期兩個月的人道主義停火。
海合會從此前渙散的狀態中恢復元氣,并組織此次也門問題磋商,離不開兩個因素的影響。首先,沙特與卡塔爾斷交危機逐步緩解,減輕了海合會內部的對立情緒。2017年6月,沙特以卡塔爾“支恐”為名,對其采取斷交與封鎖的系列攻勢,巴林、阿聯酋和埃及等阿拉伯國家也與卡塔爾斷交。沙卡斷交危機極大影響了海合會內部的團結,卡塔爾選擇以缺席海合會峰會和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方式進行對抗。這種局面一直到2021年1月海合會首腦會議上才有所轉變——沙特等國恢復了與卡塔爾的外交關系。2022年2月,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與卡塔爾埃米爾舉行會面,有助于進一步修復海合會內部的關系。
其次,部分海灣君主國在進一步鞏固對美國、對以色列關系的基礎上,試圖借助海合會的框架,以也門問題為突破口來協力紓解來自伊朗方向的壓力。隨著《亞伯拉罕協議》簽署,以及以色列與阿聯酋、巴林等海灣君主國外交關系的突破,再加上以色列與沙特政治互動的日益頻繁,美以聯合包括若干海灣君主國在內的反伊陣營逐漸成形。2022年3月27日至28日,以色列史無前例地召開有美國參與的以色列-阿拉伯國家峰會,阿聯酋與巴林兩個海灣君主國與會。此次峰會毫無懸念地討論了伊朗問題。在此基礎上,沙特等國推動海合會走到也門沖突解決的第一線,也是順勢而為。
海合會組織此次也門問題磋商,還反映出沙特等海灣君主國希望加快解決“阿拉伯之春”遺留問題的基本思路。“阿拉伯之春”爆發后,海灣君主國保持了相對的穩定,諸多共和制阿拉伯國家則陷入政權動蕩乃至持久內戰中,最典型的便是敘利亞和也門。隨著近年來敘政府軍漸次收復關鍵大城市及該國打擊“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取得明顯成效,沙特與阿聯酋等海灣國家對敘利亞問題走向采取更審慎的態度。2022年3月18日,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出訪阿聯酋,與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暨迪拜酋長以及阿布扎比王儲會面,實現了“阿拉伯之春”以來首訪阿拉伯國家的“破冰”之旅。也門作為阿拉伯半島國家,其安全局勢對于海灣君主國的影響更為直接。尤其是沙特曾體會胡塞武裝對其境內石油及基礎設施越境襲擊所造成的“切膚之痛”。正因為此,此次磋商就胡塞武裝控制下的荷臺達港和薩那國際機場相關問題釋放了善意。
盡管在海合會主導磋商下,也門沖突方達成停火協議,但該協議能否在設定的兩個月停火期內得到有效執行,仍需觀察。2018年12月,也門政府與胡塞武裝曾在聯合國斡旋下就停火和換俘達成一致,但有關成果很快因雙方矛盾激化成為泡影。也門問題是新舊政治勢力爭斗、教派主義沖突、南方分離主義涌動和外國勢力陣營化博弈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再加上多個恐怖組織“趁火打劫”,使得也門安全局勢持續惡化。也門問題難以通過一次磋商得到解決,其中存在諸多變數,包括沖突方互信的建構進程,以及胡塞武裝對停火歡迎態度的延續與否等。(鈕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