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戰場,一樣的兵(金臺點兵)
為村民引來甘泉的許順武,找到特色產業的嚴超宗,把“后進村”帶成“先進村”的楊守亮……這些被村民稱贊的村支書,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老兵。昔日軍營鑄金戈,今朝鄉村戰貧困。在軍中,他們是敢打仗善打仗的戰士;在脫貧新戰場,他們依然保持著當先鋒打頭陣的勁頭和愿犧牲敢擔當的本色。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軍隊結對幫扶建強3468個貧困村黨支部,省軍區系統推薦5100多名老兵擔任村兩委干部。在他們的帶領下,所在的貧困村面貌一新,農業特色產業蓬勃發展。這些扎根一線的退役軍人,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一支戰斗力量。
我軍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參與脫貧攻堅是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要任務,是堅決聽黨指揮、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的實際行動,是弘揚優良傳統、踐行我軍性質宗旨的具體體現。在脫貧攻堅這場特殊戰斗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按照打贏脫貧攻堅戰總體部署,在完成軍事任務的同時,積極參與脫貧攻堅行動,奏響了軍民魚水情深的時代新篇。
面對難啃的硬骨頭,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非常關鍵。建強黨支部,黨建幫扶也是軍隊助力脫貧攻堅的特殊優勢和有效手段。軍隊黨的建設,是軍隊建設發展的核心問題,是軍隊固本制勝的關鍵。軍隊黨建扶貧,就是通過幫扶建強基層黨組織,在幫強能力、完善機制和組織領導功能、培養骨干人才的同時,促進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員、民兵、退役軍人三支隊伍的骨干作用,帶領群眾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扎扎實實推進惠民致富工程。
脫貧攻堅靠什么?歸根結底要靠人。擔任村兩委干部的退役軍人,在軍中就錘煉了一心一意跟黨走的黨性,砥礪了服務人民的品行,磨練了吃苦耐勞的實干精神、奉獻精神。在村兩委擔任職務,換個陣地,擼起袖子繼續加油干。他們在部隊形成的軍人素養,扎根到每個人思想深處,即使退伍之后,也會成為內在品質。老兵走上扶貧戰場,找到用武之地,也一定能夠大有作為。
在實踐中,軍隊幫扶帶來的脫貧不僅是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是精神風貌的改變。“黨建+紅色”,傳承革命精神,讓黨旗飄起來,讓黨徽亮起來,建強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黨建+綠色”,黨支部引領專業合作社,黨員掛鉤貧困戶,引進特色產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煥發出干事創業的新活力。
不一樣的戰場,一樣的兵!當前,脫貧攻堅戰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人民軍隊助力脫貧攻堅,加強軍地團結協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必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12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