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
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
朝霞初映,空軍雷達兵某旅官兵調試設備,守望空天。焦義寶攝
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
夜幕降臨,曹開富站在山頂上凝望著夜空。
身為空軍雷達兵某旅旅長,曹開富無比熟悉他腳下站立的山頭,無比熟悉他仰望的夜空。
“春夏秋冬,山頭的風景不一樣,頭頂的星空也不一樣!边@位有著30年軍齡的雷達老兵,早已習慣了這種凝望,也習慣了從這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凝望中“尋找不一樣的風景”。
目光敏銳了,才能尋找到不一樣的風景。某種意義上,雷達兵的“風景”閃爍在不斷刷新的一方方屏幕上。
那是一個個由精確數據組成的線,以及這些線相連疊合而成的網。這些電磁波交織而成的線和網,便是雷達兵守望祖國領空安全的“目光”。從黃海之濱到戈壁荒漠,再到雪域高原,曹開富和戰友們的目光,匯聚在無數凝望天空的“目光”里。
凝望天空,守望祖國。無論是人的目光,還是雷達的“目光”,曹開富都將這種凝望看成是一種錘煉。
都說高處不勝寒,此時此刻,錘煉曹開富和戰友們的,不僅有山頂的高和寒,還有夜幕里山腳下萬家燈火的暖。
“你看那萬家燈火,多像無數雙看著我們的眼睛。那是父母妻兒的眼睛,也是無數家鄉父老的眼睛。” 曹開富說,“我們凝望天空,祖國注視我們!
“要有出息,長大了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一路穿越車流擁堵的街道,駛過熙熙攘攘的鬧市,來到空軍雷達兵某旅官兵駐守的山腳下,已是華燈初上。
汽車沿山路上行,拐了一個又一個彎,上了一個又一個陡坡,我們終于來到山頂上。沿著山坡而建的雷達站營區和陣地,漸次出現在眼前。
30年前,還是新兵的曹開富,上山走的也是這樣一條路。當時“幾乎是閉著眼睛,不敢朝下看”。如今這條路,曹開富“熟悉得就像自己的掌紋”。
路,越熟悉就越感到近,越陌生就越感到遠。
30年前的這個山頭,對于曹開富來說,不僅是一個陌生的地方,還是十足的遠方。
曹開富一口“東北腔”,誰也想不到他出生在江西的鄱陽湖邊。從小到大,他的世界,“除了頭頂的一片藍天,就是眼前的一片湖水”。
高中畢業那年,在縣城造船廠工作的父親想讓曹開富到船廠工作。但曹開富始終記著母親的一句話:“要有出息,長大了能走多遠就走多遠!
那年,一心想要“走出去”的曹開富報名參軍,拿到了空軍部隊的入伍通知書。
啟程去部隊,曹開富第一次坐輪渡。看著船頭犁開湖面,感受湖面上的風拂過臉龐,興奮的他,想象著以后的路可以像眼前這片水域一樣越走越寬闊。
坐火車,倒汽車……歷經7天抵達東北某邊防雷達站,站在山頂的曹開富,視野里一片雪白。
新訓后分配下連,曹開富給家里寫了一封信:“這里離家挺遠,我們的職責是踏踏實實給祖國看好天空。媽媽想我的時候抬頭看藍天,兒子和您看到的是同一片天。”
盡管家信寫得豪情滿懷,但漫長的北方冬季,無時不在考驗著這位第一次出遠門的南方兵。家鄉的濕潤空氣,似乎永遠也吹不到北國。即使在地圖上,從家鄉到雷達站的距離用一個標尺就能丈量,曹開富還是感受到了一種實實在在的遙遠。
下連后,曹開富干的是雷達站最苦的油機員。他的味蕾和腸胃逐漸適應“白菜、土豆、蘿卜”這“老三樣”,雙手皮膚也在每天的揉搓中,適應了擦油機的洗衣粉的“殺傷力”。有時任務緊急,他白天黑夜“連軸轉”,能睡個囫圇覺都是奢侈。
“雷達站的崗位看重技術,提高本領才能有出息,有出息將來才能走得遠!崩习嚅L的這句“老生常談”,在曹開富心中喚起無窮干勁。多年以后,回望成長歷程,曹開富常常感慨,“有出息,走得遠”是他人生的勵志關鍵詞。
兩年后,曹開富再一次走向遠方——他考上了原空軍雷達學院。這一次,曹開富的心情大不相同:當初離開家,只是一種單純的興奮;這一次離開雷達站,興奮里還有著一種對未來的規劃和期待。
那是20世紀90年代,海灣戰爭爆發不久。戰爭作戰樣式的變化給曹開富和戰友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
大學三年,他利用假期上高原、下海島,有機會見識了一些“既一樣又不一樣的雷達站”,對教員的這句話更加感同身受:“高山海島之巔有很多雷達站。一座座雷達站連接在一起,就構成了守望祖國天空的天網!
軍校畢業,曹開富回到老部隊,申請去了一個更偏遠的雷達站。此后,他的人生輾轉奔波在一個又一個山頭,直到成長為雷達兵某旅旅長。
30年雷達人生,無數次用電磁波的“目光”凝望祖國的天空,在老母親和老班長眼中,有出息的曹開富,越來越對“遠方”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很多時候,讓你抵達遠方的,不是離開,而是堅守!
“當上雷達兵,能堅守多久就守多久”
如果將曹開富的人生分為上下兩部,上半部是“能走多遠就走多遠”,下半部就是“能堅守多久就守多久”。
作為雷達老兵,曹開富這樣評價自己的軍旅生涯:“很簡單,就是守好一個又一個山頭!
在曹開富的辦公室里,懸掛著一張雷達站點布防圖。地圖上,那一個個山頭,記錄著他的青春歲月。
30年前那個夏天,在曹開富的記憶里,“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寂寞的”。整個大山都是寂靜的,不說話的時候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至今,他清晰記得第一次跟著老兵去喊山時的情景:站在山巔,山風呼嘯,他朝著對面起伏的群山,使出渾身力氣大喊一通。
后來,他越來越明白當時老兵對他說的那句話,“凡是能喊出來的事,那都不叫事”。
雷達兵的青春注定是寂寞的。置身山頂,城市的繁華盡收眼底;仰望藍天,頭頂的航班往來穿梭。對于曹開富和他的戰友來說,這份繁華和繁忙近在眼前卻遙不可及。
那年大雪封山,雷達站連續幾個月與外界“失聯”,家人朋友杳無音信,曹開富習慣了每天對著夜空數星星。也是在那年冬天,他學會了抽煙。
那年春節,曹開富坐在山頭一根一根地抽煙。一包煙抽完,他站起身,把腳下的一片煙頭踩滅,朝著家鄉的方向望了一眼,轉身朝陣地走去……
曹開富的成長,是許許多多雷達兵故事的縮影。堅守在山頭上,他們成為男人,成為父親。
1994年,曹開富的女兒出生了。那天,作為值班長的曹開富,眼睛一刻也沒離開監測屏幕。換班回到宿舍,站長告訴他,家里打來四五個電話。著急之際,電話又打過來了,母親的聲音穿越幾千公里沖過來:“你媳婦要生啦!”
那一刻,喜悅至極的曹開富,用腦門一下下磕著宿舍的墻壁,淚水涌了出來。
那一刻,通過電波,相隔幾千公里的兩個“家”融為一體,和眼前這位已成為父親的雷達兵,一起定義著何為堅守、何為奉獻、何為責任。
“家站”,是曹開富對雷達站的稱呼。在曹開富所在的雷達兵某旅,10多個雷達站分守在一個個山頭,也牢牢駐守在曹開富的心頭。它們,早已成為曹開富生命中最重要的坐標。每年的大部分時間,他不是在“家站”,就是奔波在“去家站”的路上。
曹開富的頭上至今留著一道傷疤。那傷疤,是他堅守山頭留下的印記。
那年冬天,雷達天線出現故障。再過1小時,民航班機將要在山下機場降落。腹瀉數天的曹開富,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聽到上機的鈴聲響起,時任雷達站站長的他,本能地撐起身子去往陣地搶修天線。
最終故障排除了,飛機平安降落。長舒一口氣的曹開富,這才感到刺骨的冷風颼颼地割在臉上。他眼前一黑,一個跟頭栽了下去……從此,他的后腦勺永遠留下了一道傷疤。
留著寸頭的曹開富,有著褐紅色的皮膚,眼角印著魚鱗一樣的干紋,眼睛映射著細砂一般的晶亮……其實,細細打量曹開富身邊的每一位戰友,他們的臉上,幾乎都能看到歲月和山風共同打磨的這層“包漿”。
今年,曹開富在部隊度過了50歲生日,這也是他當雷達兵的第30個年頭。在山頭度過的許多個生日里,有這樣一幕定格在他的記憶深處——
1998年1月27日一大早,值了一夜班的曹開富摘下耳機,揉了揉發麻的大腿,舔舔干澀的嘴唇,走出陣地值班室。指導員楊濤叫住他:“站長,今天是啥日子?”
曹開富傻傻地看著他,楊濤樂了:“今天是你的生日!闭f著塞給他3個用紅筆描繪的“眉開眼笑”表情的煮雞蛋。那3個雞蛋,曹開富吃了1個。他把剩下2個雞蛋放在宿舍里,一直舍不得吃。
今天,再向記者描述那幾個“眉開眼笑”的煮雞蛋時,曹開富的眼眶微微發紅:“堅守有寂寞也有快樂,有些滋味,只有雷達兵自己知道!
五十而知天命。曹開富越來越覺得,為國堅守山頭,是使命,也是天命。
“當命運和時代緊密相連,我們必須擔得起這副擔子”
“報告旅長,我回來了!” 下士張明飛昂首站在旅長曹開富面前。
這一刻,曹開富的眼睛笑成了一條縫。他拍著他的肩:“好樣的!不愧是我帶的兵!”
今年10月1日,國慶70周年大閱兵,作為預警雷達方隊的一員,雷達兵某旅下士張明飛保障空軍新一代預警體系的骨干裝備,駛過天安門。
那一刻,是空軍雷達兵難得的高光時刻。
那一刻,千里之外,曹開富目睹直播畫面,熱血沸騰,豪情滿懷。
有人說,藍天是空軍的舞臺。而雷達兵總是默默堅守在這一舞臺的角落。
2019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成立7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在北方寒風凜冽的山頭,曹開富指著繁忙的雷達陣地說:“今夜不僅我們在堅守,從南海之濱到西藏的甘巴拉,有許許多多的戰友都和我們一樣,睜大了眼睛守護著祖國的天空!
曹開富的微信名叫“視距”!懊看纬霈F空情,雷達兵是最先為祖國按響警鈴的人!辈荛_富說,“雷達的探測視距有多遠,雷達兵的思維就應該延伸多遠!
當兵30年,雷達兵的生活似乎依舊與現代文明脫節。可這30年,雷達兵的裝備卻跟著世界科技的潮流跨越發展。曹開富和他的戰友,共同參與并見證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重要時刻。
“沒有人能脫離時代而成長。”曹開富不止一次地對身邊戰友說:“我們是幸運的,趕上了空軍加速轉型發展的時代。當命運和時代緊密相連,我們必須擔得起這副擔子。”
擔當,需要甘于寂寞的堅守,更需要超越自我的勇氣和能力。
那年,曹開富走馬新組建雷達兵某旅旅長。剛上任,他提出打造“雷達第一旅”的口號,有人善意提醒“不要把話說得那么滿,給自己留些余地”。他卻說:“第一就是軍人追求的目標。只要我們以此為目標,接力堅持下去,夢想一定可以實現!
在《走近還是遠離戰爭》一書中,曹開富用紅線標記著這樣一句話:“依靠戰場感知技術,實施遠程戰略機動,可以確保參戰部隊在極短時間內實現遠程投送,快速部署!
這些年,在一個個山頭上,陪伴曹開富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的,除了那轉動的雷達天線,還有一本本“硬核”軍事書籍。
閱讀《血戰長津湖》,聯系部隊實際,他對如何對抗嚴冬的挑戰有了更深的思索:戰場的經驗都是先輩用鮮血換來的。
《勝者思維》是他正在讀的書。在書的扉頁上,曹開富寫下這樣一句話:“我們這一代人肩負的使命前所未有,面臨的挑戰也前所未有,必須緊跟時代,奮力追趕。”
這幾年,曹開富異常忙碌。僅今年,他就帶領部隊參加“紅劍”等6次重大演訓任務,差不多半年奔波在外,足跡遍及西北和東南。
指揮員的狀態,也是一支部隊的狀態。
時下,互聯網上“996”加班模式討論正酣。而在曹開富所在的雷達兵某旅,平均每天有幾百人次堅守陣地,值班任務“三班倒”“白加黑”。遇到情況一個電話就上陣地、上戰備值班室,成為他和戰友們生活的常態。
突破“視距”看未來,曹開富看到的不僅僅是差距,更有空軍雷達兵的擔當。在他看來,置身世界的坐標系中,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才能更好地腳踏實地、沖鋒向前,成長的每一步才更值得喝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