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星空下哨所”的人,你們還好嗎?
描繪哨所的名字
描繪哨所的名字,一茬茬守哨戰(zhàn)友無聲接力。
祖國山河大美,邊疆星河璀璨,只因有人負重前行。
今天故事里的戍邊軍人,守著一個名為烏力杜爾貢的夏季執(zhí)勤哨所。隨著季節(jié)更迭“進點”“撤哨”,他們像候鳥一樣“遷徙”,周而復(fù)始。
烏力杜爾貢,隸屬駐守中蒙邊境的新疆軍區(qū)可可托海邊防連。因額爾齊斯河流經(jīng),可可托海被賦予“藍色的河灣”之名。連隊下轄2個夏季執(zhí)勤哨所,都以第一任哨長的名字命名。
對他們而言,堅守常常摻雜著辛酸和溫暖的滋味。擺在他們眼前的更像一場搏擊賽,“對手”有惡劣天候,有山高路遠,有孤獨寂寞。站在青春的擂臺,他們堅守著、堅持著,每一次駐哨都收獲成長,在他們的軍旅人生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群山之間,星河璀璨……如今,運送物資保障的直升機定期飛抵這些“星空下的哨所”,替我們送去溫暖的問候:守在烏力杜爾貢的人,你們還好嗎?
——編 者
艱苦與幸福——
每一次“遷徙”,像一場向著星空的跋涉
關(guān)上機艙門,載滿物資的直升機轟鳴起飛。
從機窗向外望去,連綿起伏的群山緩緩向后飄移,蜿蜒的額爾齊斯河像一條潔白的玉帶,將千山萬壑緊緊相連。
機翼下,可可托海邊防連被大山環(huán)繞,紅色屋頂鑲嵌在青山間,猶如寶石一般奪目。
直升機即將前往的烏力杜爾貢哨所,遠在55公里外的山嶺間。這看似并不遙遠的距離,其實很遙遠——
路險方知遠。烏力杜爾貢是不通公路、不通電話、不通長明電的“三不通”哨所,從連隊到哨所僅有一條盤旋于群山的小路,官兵騎馬前往哨所,常常是眼望一個山頭,卻要走上大半個鐘頭。2014年之前,無論“進點”或“撤哨”都要靠人背馬馱,官兵途中不休息,早上出發(fā),直到黃昏前才能到達。
“盡管有了直升機保障,大多時候官兵‘進點’還是得走山路。”那天早上,指導(dǎo)員賴鵬望向遠處,眼神中流露著牽掛……
原來,當(dāng)日天剛蒙蒙亮,另一支“進點”分隊,已經(jīng)在哈薩克族下士、軍馬飼養(yǎng)員薩力哈爾和3名護邊員的護送下,提前出發(fā)了——與他們同行的,是直升機無法“運輸”的15匹軍馬——每到季節(jié)更替之時,這樣的行程,對于進、撤哨所的官兵們而言,再熟悉不過。
45分鐘,直升機飛越山嶺,抵達烏力杜爾貢。日暮時分,遠方橘色的落日余暉下,薩力哈爾和軍馬的身影漸漸清晰,哨所官兵騎馬迎了出去。此刻,見到他們牽掛了一天的戰(zhàn)友,每個人心里的石頭都落了地。
西陲深山天氣多變,一路上晴雨不定,薩力哈爾身上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汗水的酸味裹挾著軍馬的體味兒……走近這位老兵,“進點”的艱辛如此真切。
“天黑后山里危機四伏,路上一刻不能停歇。”薩力哈爾拴上馬,舀起一勺剛打上來的河水,咕咚咕咚喝了個痛快。此時,他的臉上還有被山風(fēng)吹干的汗?jié)n,爽朗的笑聲穿透遠山,“4個兵、15匹馬,拋開奔波的艱辛不說,跑前跑后驅(qū)趕軍馬,也是個體力活兒呢。”
薩力哈爾回憶,他們曾途經(jīng)一段斷崖,一側(cè)是垂直的峭壁,一側(cè)是奔涌的河水,不足1米的狹窄山路僅容1匹馬通行,人騎在馬背之上雙腳都要蜷縮著……
他還說,他最喜歡的43號軍馬,就是在通過這處險隘時犧牲的。
那年往哨所送給養(yǎng),走到這處斷崖,背上馱滿食物的43號軍馬受到山坡落石驚嚇,后蹄踩空……官兵們眼睜睜地看著它墜落山澗,眨眼間就被奔騰的河水吞沒。這一幕,讓在場的戰(zhàn)友驚出一身冷汗,大家小心翼翼通過斷崖。上士葛嘉含著眼淚回望深谷,急切地問著薩力哈爾,能不能想想辦法救43號?
下馬,沉默,眼前的滔滔江水如同不可逾越的屏障,官兵從未像那一刻般無奈……
入伍5年,薩力哈爾已在“進點”路上的幾處險隘,往返不下10次。在他眼里,走上這條路,目的地永遠比想像中更遙遠,同時也充滿了不可預(yù)知的危險。
還有一次,薩力哈爾和戰(zhàn)友騎馬下山接運給養(yǎng)物資,渡河時,軍馬遲遲不肯涉水。薩力哈爾看向?qū)Π叮灰娨活^成年的哈熊遽然闖進牛群,一巴掌砸下去,一頭小牛瞬間倒地……薩力哈爾和戰(zhàn)友趕忙掉轉(zhuǎn)馬頭,藏身至附近樹林中,直等哈熊離開才渡河趕路。
那天,直升機往返飛行5次,將人員和物資運送完畢。薩力哈爾說,直升機飛進哨所,帶來更多軍馬馱運不了的物資,與騎馬“進點”的方式相比,今天駐守“星空下哨所”的官兵,幸福多了……
辛酸與溫暖——
守望星海,難忘濯洗青春的軍旅時光
四面環(huán)山、三座木屋,這是烏力杜爾貢哨所官兵日常生活的地方。
哨所前青松林立,遠方雪峰在望,額爾齊斯河潺潺流淌,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青草和山花的芬芳。
在這樣一個遠離都市的地方,除了一座發(fā)電設(shè)備,一切都透著原始的氣息。
幾朵烏云送來淅淅瀝瀝的小雨,官兵將院子里的物資轉(zhuǎn)移到木屋內(nèi)。雨停了,指導(dǎo)員賴鵬分配工作,大家劈柴的劈柴、挑水的挑水、發(fā)電的發(fā)電、補窗的補窗,一齊忙碌著。
柴是撿來的枯木,煤炭運送不易,官兵生火做飯只能就地取材;水是從哨所附近的額爾齊斯河挑來,純凈的雪山融水透著獨有的清甜;閑置了一個冬天,那座依靠風(fēng)力、太陽能發(fā)電的設(shè)備儲電不多,當(dāng)晚還要靠蠟燭照明;還有用塑料紙封住的窗戶,經(jīng)過一冬風(fēng)吹雪虐,只剩幾片破碎的邊角……
“時間緊張,先保障好第一餐,明天大伙還有很多事做哩。”賴鵬說。因為儲電量少,官兵使用的電臺經(jīng)常要靠手搖發(fā)電,上級運上來的一部24寸液晶電視無法正常使用。缺電,還讓官兵與熱水器、電冰箱等生活電器基本“絕緣”。
在哨所右后方,緊鄰額爾齊斯河的高處,有一個5米長、3米寬、1米多深的水池,池上方用木棍撐起塑料布——這里便是官兵們自建的“游泳池”,每周將冰涼的河水抽至池中,太陽曬溫?zé)岷笤谥形缡褂茫鉀Q洗澡問題。
河邊的幾棵松樹間,官兵用紗布圍成一方天地,內(nèi)里拉上鐵絲,將肉制品掛在鐵絲上風(fēng)干,深山盛夏也能保存三五天。
“儲肉間”地面上,挖有3個地洞,洞底墊有紗布,洞底一側(cè)直通河邊——官兵還可將不耐久儲存的食物放置洞中,借助冰涼河水進行冷藏,實用又方便。
除此之外,哨所還有樹枝搭起的“晾衣間”、數(shù)平方米的“地下菜窖”、幾棵枯樹干打造的“河邊洗漱臺”……樸素的生活方式,流露著官兵“愛哨建哨”的心思,即使整個夏季與寂寞為伴,他們亦有守哨之樂。
有一年“進點”前,連隊軍醫(yī)王振亞致電妻子,讓她轉(zhuǎn)告生活在另一個城市的父親“要失聯(lián)幾個月”。
不想,妻子出差半月,打電話的事被忙忘了……年邁的父親只記得兒子的電話號碼,撥了幾次電話撥不通,便買了從河南到烏魯木齊的火車票,輾轉(zhuǎn)兩天找到團部。
得知兒子無恙,老人放下心來,當(dāng)即要買票回去。連隊通過電臺告知王振亞父親來隊的消息,特批了三天假期讓他下山與父親見面……送別父親上火車的一刻,王振亞忍不住流淚了。
一個在車廂里,一個在車廂外,老人輕輕擺手讓兒子回去,王振亞搖了搖頭原地沒動……父子倆就這樣彼此隔窗對望著,心里的話不必多說。
遠離網(wǎng)絡(luò)與信號,對家人的思念像藤蔓般生長。每次補充給養(yǎng),連隊?wèi)?zhàn)友騎馬將給養(yǎng)送到一個叫鐘山的地方,哨所官兵再騎馬下山接運……漸漸地,下山接運給養(yǎng),成為每名官兵的期盼,因為到了鐘山才能接收手機信號。
去年7月,輪到上等兵邵宗渤接運給養(yǎng),他高高興興地騎馬出發(fā)。道路艱險加之騎術(shù)一般,出哨不久,這位19歲的新兵就被軍馬掀落馬背,雙腿摔得鉆心疼。戰(zhàn)友們勸他返回哨所,他卻說啥也不同意,牽著馬硬往山下走。
25公里的山路走了數(shù)小時,到了山下,邵宗渤撥通了家里電話,剛聽到媽媽的聲音,他一抽一抽地哭了……那一幕,戰(zhàn)友們看著也鼻子發(fā)酸。
成長路上,難免落淚。
入夜,哨所上空一片璀璨。官兵們說,經(jīng)歷過孤獨才懂堅忍,品嘗過辛酸才更知溫暖。守望過這片星海,每個人都會銘記這段被歲月濯洗的青春、這段無可復(fù)制的軍旅時光。
歲月與堅守——
昨夜星辰,那是嵌入夜空的思念
這次進哨前,四級軍士長陳叢躍剛剛休完假,因為爺爺離世,他帶著妻兒趕回家中。剛處理完后事,就接到進哨命令,他提前返回連隊——這是他第二次來到烏力杜爾貢,由于多年前調(diào)換連隊,上一次駐哨,還是13年前。
那時的烏力杜爾貢,條件更為艱苦,要是碰上給養(yǎng)中斷更難熬。陳叢躍記得,最長的一次給養(yǎng)中斷有六七天時間。
那段日子,哨所僅剩一點面粉,官兵蒸出12個饅頭。沒有菜,時任哨長王新民帶著陳叢躍自制了一根釣竿,去河里釣魚。
兩人一大早沿河而上,直到太陽下山才回來。當(dāng)他倆提著一兜魚回到木屋時,看到的是12個完整的饅頭,戰(zhàn)友們寧肯采野菜充饑,誰也舍不得吃一口饅頭……
烏力杜爾貢右側(cè)木屋的墻上至今刻著兩句詩:“藍天白云雪山青草高山流水行路難,國旗界碑哨所軍人甘愿吃苦守邊防。”陳叢躍說,這是王新民在13年前的“八一”建軍節(jié)時鐫刻的。仔細端詳,下方還刻著“06.8.1 王”的字樣。
那一年,王新民的妻子患病不幸離世,對愛人的思念讓他久久不能釋懷。一天夜里,王新民捂著被子啜泣……睡在隔壁床鋪的陳叢躍聽到了,心里不知多難受。
那年“八一”當(dāng)天,官兵在哨所組織升旗儀式,王新民帶隊出發(fā)巡邏,深夜方回。對著木屋的墻壁佇立良久,他用小刀刻下這句心聲……那是對自己的激勵。
每一顆星星都是兵的眼淚,也書寫著他們的堅守,以及對家人的思念。無垠原野,記錄著哨所的故事,也讀懂了守防軍人的心。
這次隨直升機上山的還有司爐工梁國慶。妻子帶著兒子臨時來隊探親剛滿一個月,梁國慶就接到了前往哨所安裝調(diào)試供暖設(shè)備任務(wù)的通知……全團4個季節(jié)性執(zhí)勤哨所全部安裝完畢要20天時間,等他忙完,妻兒也該離隊了。
不能陪伴妻兒,梁國慶沒有委屈——他知道,新型供暖設(shè)備安裝好,就能解決官兵洗澡、取暖難題。
“這比啥都重要。”梁國慶笑著說,以前,七八百公斤重的設(shè)備軍馬無力馱上山。如今,有了直升機保障,連隊還運來了建造板房的保暖材料,蓋起浴室和鍋爐房……
今天的烏力杜爾貢,變了模樣:哨所對外的聯(lián)系除了電臺,還有一部衛(wèi)星電話;駐地政府正在規(guī)劃,為4個季節(jié)性執(zhí)勤哨所通電、通公路……官兵心中的期待,正在逐漸變?yōu)楝F(xiàn)實。
星海如昨,堅守依舊。空閑時,總有老兵帶著新兵,數(shù)一數(shù)夜空閃爍的星星,講述曾守在哨所的那些人、發(fā)生在哨所的那些事。
夜色籠罩哨所,星空愈加璀璨,世界如此安靜,只有額爾齊斯河的水聲潺潺,催人入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