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上的英雄連
資料照片:武警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參加野營拉練。孫輝 攝
四月的藏東高原,春意盎然,萬木吐綠。
在武警西藏總隊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一排10年前官兵們親手種下的白楊樹,蒼翠挺拔,格外醒目。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它們不畏高寒,不懼缺氧,茁壯成長。
仿佛是一種寄托和象征,駐地群眾親切地把這排白楊樹叫作“英雄樹”,把一中隊稱為“英雄連”。
扎根——“吃,在雪山上是生存,也是戰斗”
這確實是一支英雄的連隊。
從抗聯烽火到南疆硝煙,從陸軍序列到武警建制,中隊堅決聽黨指揮,一路南征北戰,寫滿鐵血榮光。
2008年12月,原本駐守在廣州花都的中隊,奉命整編制抽組進藏。
“一棵樹都沒有。”揮別嶺南,馬踏雪山,回憶起當年千里進藏的一幕,上士黃元山記憶深刻,光禿禿的荒山,虬曲顛簸的山路,陣陣襲來的高原反應,頭昏,胸悶,氣喘。
身體和生活上的種種不適,難不倒更嚇不倒英雄的連隊英雄的兵。
沒有水,用肩挑、用背扛,鐵皮桶焊在架上當淋浴設備;沒有取暖設施,白天靠太陽,晚上靠戰友,相互擁擠著取暖;沒有廚房,用篷布搭建,劈柴燒煤做飯……
“吃,在雪山上是生存,也是戰斗。”為盡快適應高原的氣候和生活,官兵們學著吃酥油糌粑。一開始,黃元山跟幾個戰友怎么也不習慣酥油的味道,吃一次吐一次,他們就互相比拼,硬是強迫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
就這樣咬牙堅持,就這樣同甘共苦,在“老西藏”精神的感召下,官兵們很快在雪域高原上扎下了根。
冬去春來。熬過了第一個冬天,他們在營區里種下了那排白楊。
資料照片:武警昌都支隊特戰一中隊官兵進行武裝5公里越野跑訓練。朱志展 攝
成長——“在戰斗中學習戰斗,在失敗中尋找勝利”
有人說:“在高原,躺著就是奉獻。”
中隊官兵認為,躺著決不會長成大樹,只有經受風雨,向上拼搏,才能枝繁葉茂。
初上高原,中隊便迎來與友鄰機動駐訓部隊的對抗比武。首次亮劍,志在必勝。然而,他們卻因任務緊張、人員不足等因素,最終以小分惜敗。
“不服,再戰!”幾個月后再度交鋒,中隊以原班人馬應戰,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在戰斗中學習戰斗,在失敗中尋找勝利。”永不服輸的精神、你追我趕的氛圍,是特戰一中隊薪火相傳的“制勝基因”。
“都說高原天氣一天三變,可這都變不過中隊的龍虎榜。”下士劉春紅說,班長和班長比,戰士和干部比,指導員也要和中隊長較較勁;比考核課目,比自選動作,就連掰腕子也必須分出高低。于是,這“龍虎榜”上兩三天就要大變樣,許多紀錄都在全總隊掛了號。
苦練出英雄。2011年,時任排長朱明一戰成名:在樓房突擊快速應用射擊中,他以最快速度打出100環。一位現場觀摩的將軍激動不已,欣然在靶紙上寫道:“打出了英雄豪杰”。
在特戰一中隊,像這樣的“英雄豪杰”還有很多:黃元山參加400米障礙時牙痛難忍,上場前一狠勁把牙掰下來,嚼著一口鮮血奮力奔跑,勇奪第一;中隊原排長張豪多年精研苦練,以“任務區搜索行動示教作業”一舉奪得“武警部隊標兵教練員”……
迎著雨雪風霜,一棵棵白楊傲然挺立;揮灑汗水血水,一茬茬官兵昂首奮進。
進藏以來,中隊連續6年在支隊年度軍事訓練比武考核中奪得第一,先后11次參加各類重大軍事演習并擔當突擊主力,單兵專業課目比武創造并保持10項訓練紀錄。
守護——“用生命托舉使命,用行動踐行忠誠”
10年風雕雪刻,特戰一中隊已長成一棵高大的“英雄樹”,為駐地人民遮風擋雨,守護平安。
昌都地處康巴高原腹地,地形復雜,多民族聚居,駐地安全形勢較為嚴峻。特戰一中隊披堅執銳,枕戈待旦。
2009年6月,察雅縣發生一起惡性持槍殺人案件。剛上高原的中隊官兵奉命抓捕。70公里行軍、46小時潛伏,時任中隊長曾能新帶領官兵在雪山深處“像楊靖宇一樣去戰斗”。最終,官兵30秒雷霆突擊,1名主犯被當場擊斃,兩名嫌犯束手就擒。
忠于使命,不辱使命。10年來,中隊累計出動兵力近2萬人次,圓滿完成重大任務50余起,抓獲各類犯罪分子近百人。
2016年5月11日,丁青縣嘎塔鄉發生5.5級地震。救援現場,一名藏族老奶奶被石頭壓傷,急需救治。時間就是生命,可山路狹窄,手抬擔架無法通過。
“把擔架舉在頭頂!”時任中隊長趙治國果斷下令。
險峻的山路,滾落的碎石,讓他們舉步維艱。半小時后,老人被成功送上救護車時,官兵們已累得抬不起胳膊。
“用生命托舉使命,用行動踐行忠誠。”2017年老兵退伍前一天,中隊恰好趕上重大警衛執勤任務。全體老兵主動請戰,晝夜不息。
第二天清晨,離別的時候到了。
白楊樹下,老兵們眼含熱淚,摘下心愛的肩章和領花,唱著熟悉的隊歌,告別這個光榮的集體——
“光榮刻在豐碑上,留下一路英雄歌……”
哦,雪山上的英雄連,好大一棵英雄樹。(王玉山、黃桂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