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人妻在线,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国内精品久久精品,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

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心神”停飛后 日本下一代戰機路在何方

2018年03月16日11:1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日本航空自衛隊已經服役37年的F-15戰機(上)伴飛日本本土新組裝的F-35A戰機(下)。圖片由作者提供

  3月5日,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在日本文化中亦如此。這一天,日本《朝日新聞》爆料,之前緊鑼密鼓推進并已經定名為F-3的日本下一代國產戰斗機研發計劃被終止,日本將改以國際合作的方式獲得新戰機,以替代2030年開始退役的F-2戰斗機。

  早在2017年10月,“心神”技術驗證機試飛完三十幾個架次,提前“退休”。孰料,才短短幾個月后,就傳出了日本防衛省決定不再考慮2030年之前開發國產戰斗機的消息。這確實讓很多對日本自研戰機“寄予厚望”的日本航空界人士深感意外,他們甚至急不可耐地要求防衛省必須及時“給個說法”。

  果然,說法來了。3月6日,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回應媒體稱,已放棄研發下一代國產戰機的消息不屬實,F-3未來的命運,還要等到“年中進行評估,并在年末的新《防衛計劃大綱》中體現”。

  雖然這種官樣文章頗有一種“人家只是心跳沒了而已,你們媒體不能就這么咒人死掉”的感覺,但里面的信息量卻相當豐富——你可以理解成F-3“死亡”了,也可以理解成它“冬眠”了。

  先進戰斗機的研發規律告訴我們,隨著飛機從圖紙走向生產線,所需的投入會越來越多。日本的總體防衛預算有限(這還不算每年在國會克扣下“打折”的部分),近期航空自衛隊加速裝備F-35A,海上自衛隊又謀求采購F-35B。這種情況下,日本還能預留足夠資金用于自研開發下一代戰斗機嗎?

  早在日本剛剛宣布F-3研制計劃的時候,就有分析認為此舉的“釣魚”目的十足,實質是借機把美國拉進合作研發下一代戰斗機的計劃里。

  日本下一代戰機的命運究竟如何?日本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請聽作者為您一一道來。

  日本是要“四代半”還是“五代”?

  ——它們都不是我的“菜”

  在3月6日那場記者會上,日本防衛大臣表示,日方向美國和英國都提交了研發下一代戰斗機的信息征詢函(RFI),并且稱這是發展下一代戰斗機“信息收集”的一環。

  一些分析人士據此認為,日本下一代戰斗機國際合作的備選型號可能是美國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和歐洲聯合生產的“臺風”戰機等“四代半”戰機。美國的“超級大黃蜂”對海/地打擊能力十分出眾,足以取代頂著“支援戰斗機”之名的F-2;歐洲的“臺風”制空作戰能力較強,也十分符合日本不斷增長的防空攔截需求。但考慮到日本下一代戰機是要從2030年開始替代F-2,這類分析就有些站不住腳了。因為它們都有兩個問題:一是,這些戰機的生產線能不能開到2030年?二是,這兩款備選型號戰機的底子仍是“四代機”,即便能持續改進到2030年,還能在東亞的天空中擔起“空中優勢戰斗機”的名頭嗎?綜合分析,不難看出,“四代半”不是日本的“菜”。

  也有分析認為,這份信息征詢函指向的內容,就是基于日本當前正組裝生產的美國“五代機”F-35A的技術,再由日本進行本土化改進。這種方案難度相對較低,可實現性也較大,但充其量不過是日本的保底選擇,而絕不是其想要的最佳結果。因為,如果日本想要在美國技術幫助下進一步完善F-35A,又何必苦等12年后才開始采購呢?所以,本土化改進F-35A的說法也經不起推敲。

  日本有福消受“美六代”嗎?

  ——只是看上去很美

  那么,日本向美國提交的信息征詢函,有可能是指向美國海軍正在推進的第六代戰斗機計劃嗎?競爭“美六代”的兩大軍火巨頭,分別是波音公司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下文簡稱諾格公司)。之前,日本F-3的多個方案中明顯有模仿諾格公司YF-23隱身戰斗機之處。YF-23就是當年諾格公司為競爭美國空軍第五代戰斗機時推出的驗證機。同時,諾格公司也是美國海軍戰斗機的傳統供應商。從技術延續性的角度分析,日本的確有意愿與諾格公司展開進一步合作。

  到2030年時,“美六代”很可能還處于原型機后續完善階段,未必能交付美國海軍使用。日本想得到基于“美六代”改進的陸基型號戰機更是難上加難。不過,對于此時已經擁有一定數量F-35A的日本航空自衛隊來說,倒也不擔心多等幾年。如果日本真的能消受“美六代”,這意味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引進美國技術生產F-15J之后,日本航空自衛隊終于有了裝備水平再度處于世界前列的希望。

  現在“美六代”還只存在于兩家競爭公司各自的方案上,這和日本希望“具體設計方案基于現有飛機設計”的想法出入較大。之前有消息稱,日本此前發出的兩次信息征詢都沒有收獲什么詳細方案,很可能就與這種現狀有關。

  日英合作還欠多少火候?

  ——各取所需的不確定性

  作為一款“服役即落后”的五代機,F-3注定難逃“雞肋”宿命,但這并不代表日英在航空領域的合作就此終止。F-3的研發過程中,英國就出過不少力。例如,F-3的配套武器就是英國主導、歐洲聯合開發的“流星”超遠程空空導彈加上日本研制的相控陣雷達導引頭。這一“強強聯手”深受日本看重。

  那么,歐洲的下一代有人戰斗機換裝計劃又是個什么樣的局面呢?美國F-35戰機全面壟斷的殘酷現實,意味著歐洲的有人戰斗機研發能力也將難以自保。雖然,歐洲仍然不乏諸如英國的BAE、羅爾斯·羅伊斯等航空巨頭,在機載雷達、導彈武器乃至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產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如果沒有一個先進戰機型號作為總體牽引,這些只靠零敲碎打的子系統廠家實際上很難維持下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日本的這份下一代先進戰機信息征詢,對歐洲的航空巨頭們來說不啻于一針強心劑。英國對外出口武器技術的政治限制本來就相對較少,安倍政府又正逐步在法理上去除國際合作研制武器的障礙。日本與歐洲如能趁熱打鐵,對正在小心翼翼地謀求“正常化國家”的日本來說,很具吸引力。

  日英合作的前景如何?相比因為所謂“共同威脅”而有著更牢固根基的美日合作,日英合作研制尖端武器項目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并非完全樂觀。從宏觀上講,英國雖然不缺乏尖端航空領域的技術資本,但其中又有多少能滿足2030年開始服役的先進戰機要求?政治層面上,日英兩國的關系牢固到了何種程度?它們能有足夠的決心,推動這項必然耗資巨大、耗時長久的聯合開發項目嗎?恐怕日本和英國心里都沒有多大底數。

  日本力推F-35A打的啥算盤?

  ——縮短“戰線”收“爛尾”

  暫緩或停止對F-3的進一步投入,對日本來說是一步止損的棋。

  此番,看似是日本短期內放棄自研下一代戰斗機的無奈之舉,實則是安倍政府要壓縮近年來越拉越長、難以收尾的多項武器研發工程。

  為什么把資金用于加速投產F-35A才是日本政府的利好選擇?

  從安倍政府的角度來看,既然日本要到2030年才有換裝的需求,那么在決定未來10年日本防衛原則的新《防衛計劃大綱》里,日本下一代戰機所占的比重也不會很多。至于下一次制定《防衛計劃大綱》時,必須得為下一代戰機掏錢了,那也不是安倍政府的事情了。

  日本的小算盤打得不可謂不精明。對現階段的日本來說,投資“現貨”來發展新機更靠譜,這樣雖然新機的性能差點,不過,相應花的錢也少。

  首先,集中資金盡快打通F-35A生產線,將使得日本獲得快速量產“五代機”的技術。即使日本短期內還不可能獲得美國原廠的全套生產技術,但哪怕只掌握高度復雜的“五代機”生產技術的一部分,對原本已經有一定航空制造基礎的日本來說也有很大助益。雖然日本在自行研制“五代機”的進度上一時無法和鄰國相比,但是能夠在生產制造技術上補齊短板,也算找回了一點“平衡”。

  另外,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系列戰機全球生產計劃中,日本小牧南工廠不僅擁有F-35A的整機組裝生產線,還將成為未來亞太地區(包括美軍在內)F-35用戶的“4S店”。也就是說,日本將有機會深度介入F-35大規模服役后的維護與升級。研發階段,F-35就強調技術升級的便利性,而在亞太地區,F-35未來的實戰部署頻率必然只增不減,這自然會加速其技術升級。日本借此機會獲得的“五代機”改進經驗,也有利于其豐富對下一代戰斗機的理解認識。

  從日本國防戰略選擇的角度分析,這種縮短戰線的務實之舉也算是“好鋼用在刀刃上”:眼前,集中精力引進并吃透F-35,強化自衛隊現有戰斗力;未來,則把目光聚焦于亞太地區的長遠角力,企圖利用國際大形勢的變化,特別是美日關系的變化而“再分一杯羹”,實現“彎道超車”。(高卓)

(責編:邱越、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