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戰場 周小康攝
■引子:
后勤伴隨著戰爭的產生而產生,又適應戰爭的需要而發展。后勤保障方式要與作戰方式相適應,始終貼近戰爭演變的脈搏跳動。
今年7月以來,蘭州軍區聯勤部轉變后方思維,組織油料、軍需、運輸、衛勤等10多支保障分隊挺進青藏高原,與作戰部隊進行全程對接演練,錘煉戰時后勤保障硬功,破解制約高原作戰訓練后勤保障能力生成難題,邁出了“保障訓、訓保障”的新天地。這次與部隊對接訓練全程在高寒山地展開,與強硬對手過招,既是對后勤部隊訓練成果的一次綜合性檢驗,又為后勤部隊實現練與戰的對接探索了路子。
對接訓練:從自導自演到與部隊如影隨形
西北高原某演兵場,炮聲隆隆、鐵流滾滾。遠程機動至此駐訓的蘭州軍區一支支精兵勁旅,在這里擺兵布陣,展開實戰化演練。
演練硝煙四起,后勤保障官兵始終與作戰部隊如影隨形:野戰醫療所分成多個救治單元,靠前配置在各作戰區域;抽組的野戰醫療隊加強到作戰部隊衛生隊,根據作戰進程實施前接傷員、緊急救治和分類后送;機動醫療救護小組伴隨部隊作戰,官兵沖鋒陷陣更有底氣……
活躍在戰場前沿的“紅十字”,就像瞄準鏡里的坐標,清晰地指向實戰化這個靶心!皩崙鸹柧毜臇|風,把作戰與后勤緊緊連在一起。”蘭州軍區聯勤部領導說:“作為戰役保障力量的各要素必須與作戰力量無縫對接,應急兵站開設在戰場前沿,才能不斷提升實戰化保障能力。”
傳統的后勤與作戰訓練各自為戰,一年難吃一頓“團圓飯”,這樣的狀況難以適應戰場保障需求。為此,今年7月蘭州軍區聯勤部組織力量編成3個應急兵站挺進高原,全員額、全裝備、全過程與作戰部隊展開對接訓練,把“團圓飯”變成“家常飯”。
從自導自演的“小圈子”,到對接作戰的“大戰場”。他們與作戰部隊后勤保障部門建立信息互通機制,指定信息聯絡員收集通報當日任務完成和次日任務部署情況,部隊機動到哪里,兵站就伴隨保障到哪里。應急兵站主動到作戰部隊熟悉戰法,有針對性地制訂保障方案,在作戰訓練全過程中準確研判保障態勢,探索總結支援保障方法。
應急兵站開設在戰場前沿,通過油料補充、熱食供應、醫療救治等對接,研究創新戰時支援保障方法手段;通過開設野戰車場、多方式實施彈藥補給、定點制作前送熱食、伴隨群車加油等,研訓戰時保障方式和手段,實現一體化后勤保障。
對接訓練,使后勤保障像“血液”一樣暢流作戰體系。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炮火硝煙中10幾輛油料消耗殆盡的坦克一字排開。指揮員一聲令下,野戰加油站瞬間展開,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油料補給,坦克又開足馬力發起進攻。通過探索實踐,應急兵站在縱向上與作戰部隊后勤保障對接起來,橫向上使前線與后方、戰斗與保障同步展開,實現自我保障向部隊保障、營區保障向野外保障、跟隨保障向全程保障的轉變。
信息先行:數據對接架起供需“精確之橋”
對抗演練剛一打響,各種信息便奔涌而來。后勤指揮中心迅速利用保障信息數據庫進行甄別分析后,按需對保障對象實施有效保障。
記者看到,屏幕上保障項目、標準、基數、型號、用量、消耗、溫度等數據實時呈現,系統自動對保障需求和保障能力進行計算,支援保障方案很快出現在屏幕上,短短幾分鐘指揮員就定下保障決心。
兵馬未動,信息先行,F代戰場打仗就是打數據,數據是保障與作戰對接之橋。為真正實現與作戰部隊的無縫對接,蘭州軍區聯勤部機關帶領各保障單元指揮員提前與保障對象聯系,主動上門采集不同戰場態勢下的保障數據參數,然后依據消耗數據制訂精細化保障方案。
數據采集,成為這次“保障訓、訓保障”的重要內容。他們對給養、油料、衛勤、運輸、營房以及官兵體能等8大類保障數據進行全程采集。經過分析論證,形成涵蓋需求、能力、編組、救治等數萬條(項、組)數據資料,充實完善了“高原后勤保障數據庫”。他們根據這些數據對指揮力量編成、保障模塊設置、工作流程規范、信息手段運用進行檢驗和完善,進一步細化、優化保障方案,配套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為未來作戰保障打下堅實基礎。
數據對接架起的供需“精確之橋”,消除了“信息孤島”,改變過去后勤保障訓練“想當然、空對空”的做法。為準確掌握某型炮彈裝載要求,某應急兵站彈藥隊官兵根據采集的作戰部隊彈藥消耗數據,認真測量計算炮彈碼垛高度、間隔等數據并反復試裝,制訂出精確的裝載量和運輸方案,使彈藥保障從過去的概略粗放到精確直達,提高了戰場保障效益。
自尋對手:學會打仗才能搞好保障
這是幾年前某應急兵站訓練中的鏡頭:按常規準備了大量物資,并開設野戰兵站實施支援保障,結果出現了部隊急需的物資供應不上,不需要的物資卻堆積如山;一些平時技術過硬的訓練尖子、保障能手,面對復雜的戰場環境一時不知所措,練就的保障絕活也無從施展……
“后勤因戰而生,‘糧草官’必須盡快轉變后方思維,讓保障指揮與作戰需求同頻共振!碧m州軍區聯勤部領導告訴記者,這次高原駐訓演練中,軍區聯勤部隊共有69名團以上后勤指揮員帶頭參訓,主動走進作戰部隊“中軍帳”,與作戰指揮員在同一作戰背景、指揮平臺、作業想定和訓練導調下,在學習打仗中練指揮、練保障、練協同,提高作戰籌劃和指揮決策能力。
頭腦對接戰場,保障才能對接打仗。一次,某應急兵站與戰斗力強悍的某團在演兵場上不期而遇。兵站指揮員主動上門,要求對方在訓練時向自己的部隊充當“藍軍”,施放“冷箭”,以檢驗指揮員臨機處置能力。只見應急兵站各保障模塊剛剛展開,一隊特種車輛就悄然出現在演兵場,對應急兵站進行襲擾并實施電磁干擾,正忙于調兵遣將的各保障指揮所頓時險情不斷:電臺失靈、指揮中斷……“糧草官”們沉著應對、見招拆招,總結出一整套應對戰場襲擾的辦法。
針對未來作戰對保障指揮人員提出的更高要求,他們定期組織動態應急保障演練,錘煉戰場指揮保障能力;將各類保障人員納入軍事訓練體系之中,進行技戰術訓練,提高后勤防衛作戰能力;將軍事地形學、戰術標圖、戰場救護等作為必修課目并定期進行考核,逼著保障人員提高戰斗和保障能力;從實戰需要出發設置課題,組織各級指揮員進行嚴寒、缺氧等環境下的訓練,提高特殊條件下指揮應變能力。
演兵場多流熱汗,“戰場”上不冒冷汗。不久前,一場實兵對抗演練在海拔4500米的昆侖山腹地拉開帷幕。野戰兵站“中軍帳”內,只見后勤指揮員在指揮平臺上快速敲擊鍵盤、輕點鼠標,熟練運用各類軟件,一道道指令化作一組組加密數據,對油料、軍械、醫療等各個保障群實施不間斷指揮。在“糧草官”精確指揮下,從指揮所開設、彈藥補給、群車加油到指揮銜接、情況處置、保障方式等,各保障群都能跟隨部隊戰斗進程實施精確對接、按需保障,展示了過硬的戰場保障能力。(鄭孝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