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日本心神驗證機
《日本經濟新聞》8月21日報道稱,日本政府將正式討論研發“純國產”戰機,將從2015年度開始著手試驗大功率發動機,并加緊開發具有不易被敵方雷達探測到的隱形性能的機身。日本防衛省將在2015年度的預算概算要求中計入約400億日元作為研發經費,力爭實現與歐美最尖端戰斗機相媲美的性能。防衛省將基于研發成果,最終判斷是否采用純國產戰機。
報道稱,目前日本保有與美國共同開發的戰機F-2,但該戰機已于2011年度停產,預計將于2028年度前后退役。為了摸索采用純國產戰機的可能性,防衛省從2010年度開始開發“先進技術試驗機”,并一直在推進機身輕量化和內置彈道發射裝置等的研發。防衛省計劃在2015年1月搭載試驗用發動機進行試飛,并從2015年4月開始啟動提高隱形性能的機身形狀試驗。
同時,日本防衛省計劃在2015年度之后正式試驗實戰用發動機。IHI和三菱重工業等日本防衛相關企業將提供合作,預定用5年左右的時間完成試驗。高壓渦輪的材質方面,將使用日本擅長的陶瓷材料以提高耐高溫性。防衛省將力爭實現壓縮和燃燒裝置的小型化,使發動機既輕量又具有強大的動力。
《日經新聞》預計,要將日本純國產戰機推向實用,眼下需要5000-8000億日元的研發經費。實際上,在試飛和裝備品開發方面,預算可能將進一步膨脹。日本單獨開發最尖端戰機在財政層面面臨著很大的難題。
不過,日本防衛省認為,即使最終不采用純國產戰機,只要日本掌握了一定的自主技術,在國際共同開發和戰機采購談判中也將處于有利位置。
日本政府在《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出將在2018年之前敲定是否單獨開發純國產戰斗機。
此前有報道透露,歐美對下一代戰機的標準定義為“4S”性能,即具備隱形、超音速、超機動性和綜合化航電,但日本則別出心裁地為其純國產戰機提出了“3F”功能,即“首先發現”、“首先攻擊”和“首先摧毀”。有專家認為,日本的用意主要是針對中國的隱形戰機殲-20和殲-31,為將來與中國爭奪制空權增添籌碼。同時,也有聲音認為,提防美國也是日本的實際用意之一。(實習編譯:李暢然 審稿:王歡)